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GW-ICC2018丨张健教授:慢性心衰的全新治疗靶点——能量代谢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8/10/16 11:22:5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心肌能量代谢异常在心衰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者按: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心肌能量代谢异常在心衰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能量代谢疗法可能成为慢性心衰的全新治疗靶点。GW-ICC现任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教授介绍了心肌能量代谢的过程及特点、在心衰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GW-ICC现任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张健教授
 
  能量代谢对心脏的重要性
 
  心脏是一个高耗能、低储备器官。心脏耗能居所有器官之首,平均10~15秒整个心脏的ATP库更新一次,但心脏能量储备却很少,成年心室组织ATP约为5 μmol/g,仅能维持50次心跳。人体的心脏每日平均收缩10万次,相当于每日需要消耗6 kg ATP。
 
 
  心肌能量代谢——心衰发病的新机制
 
  既往对心衰发病机制的认识及治疗都忽视了能量代谢障碍的问题即能量饥饿。Braunwald心脏病学第八版中明确指出,心肌细胞能量饥饿在心衰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人体生命周期中的心脏代谢始于子宫内,此时胎儿心脏依赖于碳水化合物作为底物产生ATP;其后,随着心脏的成熟,循环脂肪酸成为主要产能底物[正常情况下,心脏代谢主要是靠脂肪酸供能(60%~90%)]。饥饿或糖尿病时,心脏产能则会更加依赖脂肪酸;缺氧或衰竭时的心脏则主要依赖于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葡萄糖供能。
 
 
  需要强调的是,心脏代谢中不仅可以利用葡萄糖和脂肪酸作为底物,还可利用酮、乳酸和内源性物质(如糖原和甘油三酯)作为底物。正常心肌能量代谢时主要以脂肪酸有氧氧化和葡萄糖有氧氧化为特征,仅1%~3%为无氧糖酵解,涉及底物的利用、氧化磷酸化、ATP的转移和利用三大过程。
 
  从心肌能量代谢反思心衰治疗途径
 
  随着对心肌能量代谢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开始反思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衰治疗途径,从心脏重构(心脏形态及质量的改变)转向代谢重构。2004年Van Bilsen首先提出心肌代谢重构的概念。心衰时,心肌出现代谢重构、糖脂代谢紊乱,引发心脏能量代谢途径改变和心肌能量产生障碍,导致心肌细胞结构及功能异常。即心衰时,心脏底物利用发生转变,衰竭心肌利用葡萄糖产生ATP的比例相对增加,脂肪酸氧化代谢比例下降,呈现出胚胎能量代谢的特点。
 
  此外,心衰时心肌亚细胞结构重构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心肌中肌酸转运体功能下调从而导致心肌高能磷酸盐减少。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心衰是一种慢性代谢病;底物利用障碍、能量物质缺乏将促进心肌重构,可促进慢性心衰的进展。
 
  随后,人们开始不断努力探索心肌代谢治疗的可行方法。目前,以代谢治疗为靶点的心衰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拮抗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葡萄糖代谢、增强脂肪酸氧化、促进氧化磷酸化和补充磷酸肌酸等几大方面实现。其中,曲美他嗪是通过抑制脂肪酸氧化、增加葡萄糖氧化发挥作用;L-卡尼丁是通过促进脂肪酸氧化使心肌能量代谢恢复正常;辅酶Q10是通过增强呼吸链功能、增加ATP合成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D-核糖属于核糖能量治疗,可快速形成5-磷酸核糖,继而生存ATP;磷酸肌酸可通过供能/运能/保能从而纠正心肌代谢紊乱、稳定细胞膜从而减少心律失常及改善微循环从而缓解心肌缺血等多种机制实现多重获益。
 
  总之,心肌能量代谢治疗与传统药物治疗相联合,有助于全面优化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更好地改善左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延缓心肌重构、减少心源性住院,可使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获益最大化。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任琳琳



慢性心衰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