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CIT2012]介入创新峰会:提倡创新,鼓励中国原创性研究

作者:  杨跃进   日期:2012/3/20 17:27:22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创新是科学的活力,也是国家所倡导的科学发展方针。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就曾提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杨跃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创新是科学的活力,也是国家所倡导的科学发展方针。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就曾提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创新也是医学发展的根本。CIT历来强调创新精神,这也是CIT重要的办会方针之一。目前CIT已完成在中国与国际心血管介入领域搭建沟通桥梁的作用,其在展示和推动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CIT要在新的起点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由原来中国的品牌变成世界的品牌,而这将需要更多中国本土的原创性研究的支持。
  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其不仅体现在新技术的开发,也体现在新技术的引用方面。但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深入地思考什么样的技术符合中国临床实际。需要针对中国临床特点对新技术加以改造并超越,提出适合中国国情和患者特点的特色研究,如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部分血运重建和完全血运重建对比研究。中国冠脉介入和搭桥手术发展普及之路与国外相反,国外搭桥手术较介入先成熟,推动了介入治疗的发展。而中国的介入治疗发展迅速,后来者居上,推动了搭桥手术的发展。因此,对于部分血运重建和完全血运重建的安全和疗效需要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数据。目前我们已经开始进行注册登记研究。该项目也即将在本届CIT上启动。这个项目将主要对以下两方面问题进行回答:①部分血运重建的安全和疗效:相较于“外科搭桥”,中国患者大多愿意介入治疗。有如下几点原因:首先是观念问题。中国人素来认为开刀伤元气,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选择搭桥手术;其次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重,对于部分高龄患者外科手术风险高,只能选择部分血运重建。最后,危重患者、血管弥漫性病变的患者及晚期冠心病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困难,部分血运重建是不二选择。目前对于传统观念需要进行完全血运重建的多支病变患者,部分血运重建的安全和疗效国际上仍存在争议,而中国具有自己独特的临床特点,因此我们需要自己的临床资料和数据,以保证患者安全,并节约医疗费用。事实上,如果部分血运重建不增加死亡率和事件发生率,即使增加再血管化的比例,也比完全血运重建节省80%左右的支架使用量。也即“效果”不变,而“成本”大幅度降低,这有可能改变我国介入的治疗理念。②术后多长时间需要进行再次血运重建?如果再次血运重建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一年之内,那么对这些患者,则应在一年内进行严密随访。这样即能达到安全有保障,又节约医疗成本,真正为患者提供最优服务。

版面编辑:赵书芳  责任编辑:聂会珍



介入杨跃进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