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与临床结局的关系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7/7/31 9:34:57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对无意识患者进行33~36 °C目标温度管理(TTM),其院外心脏骤停至少24 h,但TTM的最佳持续时间尚不确定。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对无意识患者进行33~36 °C目标温度管理(TTM),其院外心脏骤停至少24 h,但TTM的最佳持续时间尚不确定。那么,与目前推荐的标准24 h TTM相比,在33 ℃下48 h TTM是否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神经结局?2017年7月25日,JAMA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相关研究结果。

    这是一项由6个欧洲国家的10所大学医院中的10个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国际调查员发起的双盲,平行,真实,多中心,随机临床优势试验。研究共计纳入355例发生院外心脏骤停的无意识患者(2013年2月16日~2016年6月1日),随访至2016年12月27日。将患者随机分配至TTM(33±1)℃ 48 h(n = 176)组或24 h(n = 179)组,随后以0.5 ℃/h逐渐恢复至37 ℃。研究主要结局为6个月神经结局,脑功能分类(CPC)评分为1或2定义为有利结局。次要结局包括6个月死亡率,包括死亡时间,不良事件的发生和重症监护病房资源的使用。

    结果,355例患者中(平均年龄60岁,男性295例),有351例(99%)完成了试验。其中,48 h组的69%(120/175)6个月结局良好,而24 h组为64%(112/176)(差异4.9%;95%CI:5%~14.8%;RR=1.08;95%CI:0.93~1.25;P =0 .33)。48 h组的6个月死亡率为48%(48/175),24 h组为34%(60/177)(差异为-6.5%;95%CI:-16.1%~3.1%;RR=0.81;95%CI:0.59~1.11;P = 0.19)。48 h组与24 h组之间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79;95%CI:0.54~1.15;P = 0.22)。48 h组(97%)的不良事件较24 h组(91%)常见(差异5.6%;95%CI:0.6%~10.6%;RR=1.06;95%CI:1.01~1.12;P = 0.04)。重症监护室中位停留时间(151 h vs.117 h;P <0.001),而不是住院时间(11 vs 12天;P = 0.50),48 h组较24 h组长。

    研究表明,在进入ICU的心脏骤停的无意识幸存者中,33 ℃ 48 h与24 h目标温度管理相比,并没有显著改善6个月的神经结局,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Hans Kirkegaard, Eldar Søreide, Inge de Haas, etal.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 for 48 vs 24 Hours and Neurologic Outcome Afte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July 25, 2017.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任琳琳



心脏骤停目标温度结局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